瑞安X***13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
二战后短距/垂直起降成为一条重要的航空科技线,它在军事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提升战机生存能力,美国的瑞安航空公司也从中想分一杯羹,在50年代研制了X-13垂直起降喷气机。此处的瑞安航空公司(Ryan Aeronautical Company)与瑞安航空(Ryanair)不是同一家公司。
其实瑞安航空公司在二战后期就已经开始讨论垂直起降技术的可行性,美国海军在1947与公司合作,旨在探索垂直起降飞机技术,未来可能将其运用于潜艇上,发展成潜水航母。
X-13是一款实验飞机,它就像是一枚带有机翼的火箭,空重约2400千克,长7.14米,翼展6.4米,单人驾驶。飞机以机头朝上的方式垂直起飞,就像是一枚带有机翼的火箭,飞行员拥有一个常规的座舱,座椅可以向前倾斜45°,当飞机垂直状态时前倾一定角度,让飞行员更加舒适,座舱盖玻璃面积增大提高飞行员视野,他还可以通过舱内的后视镜观察其它地方。
飞机安装一台推力44kN的劳斯莱斯涡轮喷气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机体两侧,飞机的垂尾和机翼呈三角形,机翼前缘后掠60°,没有水平尾翼,飞机的起降、悬停、偏航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和发动机矢量推力实现。
X-13总共建造了2架原型机,飞机没有常规的轮式起落架,在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到飞机有常规的三点式起落架或者在尾部安装用于垂直起降的起落架,它们其实只是临时装备。在机头下方有一个钩子,飞机需要借助一辆专门的拖车完成起飞,拖车上有一个通过液压设备竖起的发射架,起飞时飞机的钩子挂载发射架的钢缆上呈垂直状态,此时飞行员可以点火增加推力,让飞机实现垂直起飞。
飞机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才能调整姿态转成平飞,降落的时候需要先转成垂直状态,飞行员操控飞机让机腹的一侧一点一点靠近发射架并重新挂在发射架上。
尽管整个过程很复杂,就算是今天也很难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可X-13在50年代中期确实完成了飞行测试,完成了垂直与平飞之间的姿态转变,最大飞行速度56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6100米,最大航程300千米。
X-13在50年代后期停止了研发,因为它太复杂了,特殊的起降模式限制了飞机重量和尺寸,很难安装必要的武器、雷达等设备,偏短的作战航程以及繁琐的起降过程不适合军用。
潜艇航母这种概念本身就不成熟,迄今为止仍以水面航母载具为主,整个海军历史上只有少数几款可以搭载飞机的潜艇,并且都不怎么成功,加上潜射导弹技术的发展,将潜艇科技线引向另一条道路成为战略威慑力量,没有必要再开发潜艇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