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来源
1858年6月(第二次**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潮汕增开潮州府等十处为通商口岸。选定澄海县沙汕头(后改名汕头,并取代条约口岸部分“潮州”一词)一带,那时汕头并不为人所熟知,其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但汕头一带引潮汕三江出海口,北通海峡(台湾海峡),身靠南海,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已取代当时衰落的樟林港地位,成为潮州府属的中心港口。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潮州府如期对美开市,在汕头港把门岛——妈屿岛上设立“潮海关”。不久恩格斯便提到“汕头是远东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城市”,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其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由此“潮汕”一词开始传播。 1907年5月22日,丁未黄冈起义爆发,这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乃日后诸多民主武装革命的先声,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民国成立后,广东都督府下设潮梅镇守使,其中心驻汕头,汕头粤东中心城市概貌初现雏形。1921年汕头建市,设立省直属市政厅,汕头成为粤东继潮州府城后的又一耀点。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潮”、“汕”共荣,人们便习惯于潮汕平原、潮汕人、潮汕话之类的说法。不过,由于二战至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原因以及惯有称谓,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习惯称自己为潮州人。潮汕具有悠久历史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潮汕善堂堪称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典范。潮州菜享誉全国,是国内最高端的菜系,其作为粤菜(即潮粤菜)的中坚力量,有最上得厅堂菜式之称;潮剧是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之一,而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俗称《荔镜记》可谓是用潮州话编写第一文学巨著。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粗犷豪迈的普宁、潮阳英歌舞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而欢庆喜人的潮州大锣鼓更是声震海内外;“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纷繁荟萃的潮州文化是数千万潮人所共有的精神财富,其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她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有自己的潮州方言(潮州话)、潮州戏剧(潮剧、潮州铁支木偶戏、正字戏以及由陆丰一带唯一遗产的潮州皮影戏等)、潮州音乐、潮州菜系(包括功夫茶、凉茶在内的潮州饮食)、潮州工夫茶、潮州工艺品(如潮绣,潮州木雕,贝雕,石雕,抽纱,潮汕剪纸等)、潮州民俗(如普宁英歌)和潮州特有的慈善结构(如潮州善堂)等特色,它既是潮汕的,也是世界的。潮汕人在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甚至有了自己的宗教--德教,不过这个宗教现在只能在东南亚找到。位于汕头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侨批文物馆是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潮南区的刘明通博物馆是国内首个民间博物馆,民间博物馆还有潮安的华夏历史博物馆以及其他还养在深闺待人知的如位于潮州市牌坊街太平路某家店;潮州的陈仰中美术馆是我国第一家个体陶瓷美术馆;陈舜羌木雕艺术馆、传统工艺品陈列馆、中国瓷都陈列馆、饶宗颐学术馆、淡浮文物院、陶瓷八珍楼。澄海区的塔山风景区有国内首个民间纪念馆;人物博物馆及故居有揭阳黄岐山的潮州八贤纪念馆,丁日昌博物馆,普宁“八一”纪念馆,普宁市南溪镇杨石魂故居,普宁市洪阳镇林则徐旧居(文昌阁),揭西县曾习经故居,普宁市方方纪念馆,普宁市的庄世平博物馆,普宁市方耀故居。潮州市饶宗颐故居,潮安县林大钦故居,饶平县张竞生故居;汕头市蓬州所城翁万达故居,澄海区的唐伯元博物馆,澄海区秦牧故居,澄海郑信故里,澄海陈慈黉故居,潮阳区蔡楚生故居,潮阳区大峰祖师纪念馆,潮南区周光镐纪念馆。</SPAN></SPAN>
</p>
潮汕驷马拖车叫什么名字
驷马拖车又称“三落四从厝”、“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它以中间的三落(即“三座落”,有文章说是三座“三座落”,应是理解上的错误)象征“车”,以两侧的房屋(共四从厝)象征着拖车的“马”,整体格局就像一架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
驷马拖车的两种款式因“马”的不同分两种:潮汕东部(湘桥区、潮安区、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饶平县和南澳县等地)一带,一般以一座“三座落”的建筑为主体,左右各有二条厝巷和从厝拱卫,前有阳埕,后带厝包和后天井,周围用围厝或围墙围合而成。


▲潮汕东部地区常见的驷马拖车格局

▲澄海区莲华镇驷马拖车

▲澄海隆都慈黉故居善居室,从外埕围厝走廊看主座



▲陆丰市潭西镇大楼古村驷马拖车

▲揭东区磐东街道潭角古村驷马拖车(图片下偏左位置)
而西部(榕城区、揭东区、潮阳区、潮南区、濠江区、普宁市、惠来县、揭西县、丰顺县和海陆丰等地)中间一样是三座落,它中央同样以一座“三座落”的建筑为主体,左右则由四座“四点金”和火巷拱卫,前同样有阳埕,后有后天井和厝包,周围也用围厝或围墙围合而成。








▲潮汕西部地区常见的驷马拖车,潮阳区铜盂镇永兴里

▲潮汕西部地区常见的驷马拖车格局的变体陆丰市碣石镇玄武山元山寺主体建筑




▲潮汕西部地区常见的驷马拖车潮阳区河溪镇桑田村绵福里



▲复杂版(完整版)驷马拖车,可以看作是东西部两版驷马拖车的结合

▲普宁德安里中寨是典型驷马拖车建筑


▲饶平县钱东镇钱塘村崇德里驷马拖车

▲潮阳区西胪镇和乐家园驷马拖车
车的结构(三落):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

▲普宁德安里中寨是典型驷马拖车建筑.从中座看拜亭与大厅

▲普宁德安里中寨是典型驷马拖车建筑.从前座看中座
“驷马拖车”平面布局规矩方正,以中轴线为主,讲究左右对称,是一个功能配套完善,安排有条不紊,布置井然有序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潮阳西胪下底黄金福新府、潮安凤塘淇园新乡“荣禄第”,普宁洪阳德安里中寨、新寨就是这种型式建筑群,澄海慈黉故居也是在这个形式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变化。
喜欢本篇请在下方赞在看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打开腾讯新闻,阅读体验更好
过敏性鼻炎千万不要拖,2022新方法你得知道!
广告
清华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