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的意思
拖曳的意思:牵引;拉着走,每走一步,全靠娘拖曳。
拖曳,读音tuō yè,汉语词语,意思是牵引;拉扯。拖,汉语一级字,读作拖(tuō),本义指曳引。牵引,拉,拽:拖车。拖船。拖累(lěi)。拖儿带女。耷拉着:拖着辫子。延长时间:拖延。拖欠。拖债。
康熙字典:同拕。《班固·西都赋》挟师豹,拖熊螭。《注》拖,曳也。读平声。又《礼·少仪》仆者负良绥,申之面,拖诸幦。《疏》拖,犹掷也。亦引也。绥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车幦上也。《论语》加朝服拖绅。
曳,汉语二级字,读作曳(yè),本义指拖,牵引。曳:姓氏,今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张村有本姓族。(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戴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学词语的好处
它蕴含了语言之美、传统智慧、历史典故,经过千年的沉淀,具有极高的智慧与内涵。它虽寥寥数字,但意义无穷。掌握成语的孩子说话妙语连珠,下笔如有神助。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品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语文考验的是孩子对文字驾驭的能力,而作文是检验这项能力的标准。如何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孩子熟练地掌握了成语后,就能将其运用到作文中去,这对语文成绩的提升很有帮助。